伍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那格列奈在门诊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在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控制血糖不佳,不改变口服药,加用每天注射1次地特胰岛素或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比较两种胰岛素方案的疗效。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40例,平均年龄(46±9.8)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予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45±8.9)岁,男性22例,女性16例,予联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疗程12周。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由(9.9±1.3)mmol/L降至(6.9±0.9)mmol/L,餐后血糖从(12.2±2.2)mmol/L降至(8.4±0.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8±0.5)%降至(6.6±0.9)%。对照组空腹血糖由(9.8±1.2)mmol/L降至(7.0±0.8)mmol/L,餐后血糖从(12.5±2.3)mmol/L降至(8.5±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7±0.6)%降至(6.7±0.8)%。对照组体质量指数增加,但与治疗组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次,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11次,治疗组脱落3例(3/40,7.5%),对照组脱落5例(5/38,13.8%)。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提高,不增加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使用较安全、放便,患者依丛性高。 伍华 陈敏 邵丽香 李卫平 谢乃强关键词: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那格列奈 地特胰岛素 2型糖尿病诊治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医生对 2型糖尿病诊治标准调整的掌握程度 ,以提高医师对糖尿病诊治的水平 ,使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规范治疗。方法 调阅本院 2 0 0 3年 7月至 9月出院的 2型糖尿病的病案 170例 ,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及血糖、血压、血脂的检查、治疗情况 ,各数据经文字标化后输入电脑 ,由Excel 2 0 0 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医师对 2型糖尿病中并存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的认识不足 ,治疗仍以促胰岛素分泌的口服药物为主 (5 8 8% ) ,胰岛素制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使用率低。治疗中血糖监测不规范 ,半数以上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仅 2 6 5 %的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达标。 12 5例测定LDL C的患者中LDL C >3 35mmol/L的有 2 5 6 %。所有病例进行调脂者仅 14例 (8 2 % )。结论 加强临床医师对糖尿病进展的认识 ,确保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达标 。 伍华 谢乃强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压控制 临床医师 胰岛素抵抗 血脂 血糖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214例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的214例患者中,影响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不足:对注射胰岛素感到不方便,嫌注射胰岛素要受皮肉之苦,认为注射胰岛素治疗费用高,认为注射胰岛素治疗会成瘾等方面。结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不足、对注射胰岛素感到不方便和要受皮肉之苦、治疗费用高、治疗会成瘾、对疾病认识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邵丽香 黄月好 张艳红 陈丽斐 伍华 张建华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 依从性 低血糖昏迷49例临床分析 2010年 伍华 邵丽香 梁洁梅 谢乃强关键词:低血糖昏迷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评价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门诊收治的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10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甲巯咪唑组、丙硫氧嘧啶组各入选对象50例,分别给予组名相同药物治疗,标准方案,用药6个月,评价疗效,统计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巯咪唑组退出2例,丙硫氧嘧啶组退出2例;甲巯咪唑组、丙硫氧嘧啶组第1、2、3、6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6.0%、60.0%、66.0%、70.0%,44.0%、50.0%、64.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甲巯咪唑组、丙硫氧嘧啶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巯咪唑组肝损伤发生率、不良反应合计例次率低于丙硫氧嘧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对甲状腺功能恢复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陈敏 谢乃强 伍华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衰竭患者78例,比较透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清除率(SCr)、尿素氮(BUN)、血钾(K+)和血糖(Glu)水平,统计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分析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Cr、BUN、K+和Glu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名患者共透析400次,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15.00%,最低为3.7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虽然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等情况,但能够通过针对性干预进行预防和治疗,血液透析的安全性较高。 郭宓嫣 黄佳丽 黄力 伍华关键词:血液透析 糖尿病 肾衰竭 老年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亚临床甲状腺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以及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方案。方法:筛选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89例,并给予其左旋甲状腺素蚋(L—T4)作为替代治疗。结暴:用左旋甲状腺素纳替代洁疗后,在53例有症状的患者中有37例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所有患者的TC,LDL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左旋甲状腺素钠对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明显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从小刺量开始,并注意个体化。 陈敏 伍华关键词:老年患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甲亢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双能X线测定仪(DEXA)检测124例甲亢患者骨密度(BMD),同时测定血清FT3、FT4、TSH,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D-pyd)、尿羟脯氨酸(HOP),并以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甲亢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发生率21.8%,并发骨量减少占37.1%,与对照组比较,甲亢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各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P<0.01)。结论甲亢时各骨代谢指标均明显升高,但以破骨指标升高为主,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在治疗甲亢的同时,应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李晓莉 林小波 伍华 谢乃强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利格列汀治疗11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118例,采用利格列汀(5 mg/次、1次/d)口服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静脉血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情况。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低血糖反应情况及肝功能、肾功能、淀粉酶、血常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FPG、2 h PG均低于治疗前,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轻微低血糖反应4例。结论利格列汀能降低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较少发生低血糖反应,适用于老年T2DM患者的降糖治疗。 林汉英 陈韵 陈浩 谢乃强 伍华关键词:2型糖尿病 老年人 血糖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16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粒减)和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原因、治疗措施。方法 对16例因ATD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而多发生于用药的3个月内,粒细胞缺乏而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经停用或换用ATD,并用糖皮质激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升白细胞等综合治疗,预后良好,无1例死亡。在粒细胞缺乏而的治疗中,普遍存在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治疗及不合理使用rhG-CSF。结论 ATD治疗中应监测血白细胞,尽早发现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而;在粒细胞缺乏而的治疗中,应慎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治疗,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及时停用G-CSF。 伍华关键词: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缺乏症 抗甲状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