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879)

作品数:28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全忠刘原君齐蔓莉姚卫锋盛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衣原体
  • 17篇沙眼
  • 13篇沙眼衣原体
  • 7篇免疫
  • 6篇疫苗
  • 6篇外膜蛋白
  • 6篇细菌
  • 5篇细菌外膜蛋白...
  • 5篇免疫效应
  • 4篇噬菌体
  • 4篇菌体
  • 4篇克隆
  • 3篇衣壳
  • 3篇衣壳蛋白
  • 3篇生殖道
  • 3篇抗体
  • 3篇VP1蛋白
  • 3篇DNA疫苗
  • 3篇E型
  • 2篇蛋白

机构

  • 2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刘全忠
  • 21篇刘原君
  • 16篇齐蔓莉
  • 12篇姚卫锋
  • 10篇盛彩虹
  • 8篇侯淑萍
  • 8篇李燕
  • 5篇王惠平
  • 4篇李艳飞
  • 4篇王敬
  • 3篇李宜儒
  • 3篇田敬群
  • 3篇冯斌
  • 3篇展小飞
  • 3篇孙毅娜
  • 3篇马璟玥
  • 2篇江勇
  • 2篇尤聪
  • 2篇李玲杰
  • 2篇肖萌

传媒

  • 11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在D型沙眼衣原体外膜中结合位点的检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发现噬菌体phiCPGl衣壳蛋白Vpl在沙眼衣原体中的结合位点,为理解噬菌体与衣原体的相互作用提供线索。方法诱导表达噬菌体phiCPGl的衣壳蛋白Vpl,通过胶回收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复性后以Far-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Vpl是否能与衣原体外膜中重组多形外膜蛋白(rPmp)家族及主要外膜蛋白(MOMP)结合。结果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蛋白Vpl;抗Vpl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Western印迹,结果无特异性条带出现,可见针对Vpl的单克隆抗体不与任何一种rPmp结合。Far-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rPmpI的位置出现明显的条带,在相对于其他rPmp和MOMP的位置无特异性条带的出现,证实Vpl能特异结合D型沙眼衣原体标准株的外膜蛋白rPmpI。结论沙眼衣原体外膜中有Vpl的结合位点,可能通过和rPmpI的结合从而特异性地与沙眼衣原体结合。
刘原君孙毅娜姚卫锋李燕李卓然卫酒荣刘全忠
关键词:细菌噬菌体细菌外膜蛋白质类
E型沙眼衣原体重组主要外膜蛋白诱导恒河猴的交叉免疫效应
2012年
目的探讨E型重组主要外膜蛋白(rMOMP)对恒河猴诱导产生的衣原体交叉免疫应答效应。方法恒河猴分3组,每组2只,分别为佐剂蛋白组、佐剂组、对照组。于第0、2、4周双侧肱三头肌注射。末次免疫后两周,ELISA检测恒河猴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和细胞因子IFN-γ,MTT法检测恒河猴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观察恒河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恒河猴的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结果佐剂蛋白组产生了较强的抗rMOMP反应和高水平细胞因子。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明显强于对照组,抗体中和试验蛋白佐剂组血清能抑制D/E/H/L2型沙眼衣原体生长。结论沙眼衣原体rMOMP能刺激恒河猴产生有效的交叉免疫。
李宜儒姚卫锋展小飞王敬盛彩虹李艳飞冯斌刘原君齐蔓莉刘全忠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疫苗交叉免疫恒河猴
沙眼衣原体E型重组主外膜蛋白疫苗和DNA疫苗免疫效应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E型重组主外膜蛋白(rMOMP)疫苗和MOMP 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效应。方法用纯化的rMOMP和DNA疫苗分别通过股四头肌肌注和阴道黏膜涂布的途径免疫BALB/C雌鼠。通过检测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和阴道冲洗液sIgA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因子检测、阴道脱落细胞种植等指标进行两组免疫效应的比较。结果rMOMP肌注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OD450值为0.424±0.075,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足垫增厚0.272±0.054mm;DNA肌注组:血清IgG抗体水平OD450值为0.332±0.033,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右足垫增厚0.258±0.041mm。通过肌注途径诱发的保护性免疫应答rMOMP蛋白疫苗好于DNA疫苗(P<0.05)。结论rMOMP蛋白疫苗的免疫应答强于DNA疫苗,通过阴道涂布途径不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盛彩虹刘原君齐蔓莉侯淑萍姚卫锋刘全忠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DNA疫苗免疫效应
沙眼衣原体E型DNA疫苗细胞免疫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构建的沙眼衣原体E型DNA疫苗所产生的细胞免疫效应。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肌内接种免疫的方式,将小鼠分为接种空质粒的阴性对照组、DNA疫苗免疫组和接种灭活沙眼衣原体E型原体的阳性对照组。通过观察小鼠后足垫局部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沙眼衣原体原体刺激后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ELISA检测血清IFN-γ水平、实验动物经生殖道进行同型沙眼衣原体攻击后局部的衣原体培养情况以及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来研究所构建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结果DNA疫苗组和灭活原体组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空质粒组、DNA疫苗组和灭活原体组的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分别为1.48±0.15、2.35±0.25、3.81±0.30,后两组与空质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灭活原体组增殖更明显。三组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309.2±157.9)μg/L、(593.3±342.6)μg/L、(2891.7±1048.8)μg/L;DNA疫苗组和灭活原体组与空质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灭活原体组IFN-γ水平更高。沙眼衣原体E型原体攻击后,空质粒组小鼠生殖道局部能够培养出衣原体,生殖道局部组织有破坏。另两组衣原体培养阴性,生殖道局部组织完好。结论沙眼衣原体E型DNA疫苗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导产生一定的沙眼衣原体特异性细胞免疫,该疫苗对同型沙眼衣原体的生殖道攻击具有保护作用。
齐蔓莉王敬刘全忠陈锦英汤乃军
关键词:衣原体沙眼疫苗超敏反应迟发型
衣原体噬菌体ΦCPG1衣壳蛋白Vp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获得衣原体噬菌体φCPG1的Vp1蛋白,制备抗Vp1的单克隆抗体并检测临床分离的沙眼衣原体标本中是否存在噬菌体.方法 原核表达并纯化衣原体噬菌体φCPG1的衣壳蛋白Vp1,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杂交瘤分泌株,利用ELISA、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采用动物体内诱生腹水的方法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通过G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沙眼衣原体噬菌体.结果 获得纯化的Vp1蛋白和3株稳定分泌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发现染色体数目平均为96,结构上多数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少数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别均为IgG1.纯化后单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02400.利用得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20份临床标本,结果未发现衣原体噬菌体.结论 成功获得重组的衣原体噬菌体φCPG1Vp1蛋白及抗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沙眼衣原体株中噬菌体未发现阳性标本.
侯淑萍刘原君马璟玥盛彩虹邵丽丽王梅王惠平刘全忠
关键词:抗体单克隆衣原体沙眼
衣原体MOMP蛋白生物多态性及细胞表位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预测并分析比较衣原体MOMP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表位。方法:以各株衣原体MOM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Gamier-Robson法、Chou-Fasman法和Karplus-Schulz法预测蛋白二级结构;按Kyte-Doolittle法、Emini法和Jame-son-Wolf法预测蛋白的抗原表位;以ClustalX软件序列比对分析其多变区。结果:各株MOMP蛋白含多个抗原位点,各序列在第80-107、165-178、249-264、332-346位序列高度差异,并出现比对"空沟"。多个强表位位于序列保守区内。结论:MOMP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预测的抗原位点为之后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单抗制备、亚单位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宜儒姚卫锋盛彩虹李玲杰尤聪展小飞刘原君齐蔓莉刘全忠
关键词:衣原体
D型沙眼衣原体质粒蛋白pgp3的克隆、表达、鉴定及其免疫原性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获得D型沙眼衣原体质粒蛋白pgp3基因及其蛋白,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PCR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连接产物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5c~,提取质粒进行酶切、测序、PCR鉴定。再将重组质粒转化人大肠埃希菌BL21并诱导表达,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磁珠纯化pgp3-GST融合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Western印迹检测抗体与pgp3蛋白的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克隆目的基因序列长度为795bp,与基因库中一致,Western印迹显示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4000,并得到纯化蛋白。所得兔血清可识别pgp3蛋白,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5600。结论成功表达具有强免疫原性的pgp3-GST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孔杰孙毅娜赵乐然肖萌王敬李卓然刘原君刘全忠
关键词:衣原体沙眼重组融合蛋白质类免疫法
衣原体噬菌体phiCPGl衣壳蛋白Vpl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将原核表达纯化的衣原体噬菌体phiCPGl衣壳蛋白Vpl作用于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以期发现该Vpl蛋白对Ct生长的影响。方法原核表达并纯化噬菌体phiCPGl的衣壳蛋白Vpl,将纯化后的蛋白复性后与ct的标准株或临床野生株(终浓度为53μg/m1)室温孵育3h后接种至单层致密McCoy细胞中,培养过程中均加入了Vpl蛋白,48h后碘染色包涵体计数和透射电镜观察Vpl蛋白对Ct生长的影响;MTT法检测Vpl蛋白对McCoy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检测Vpl蛋白对大肠杆菌BL21和DH5ct的抗菌作用。结果衣壳蛋白Vpl对Ct标准株E和D型的抑制率分别为78%和72%,对Ct临床野生株的抑制率为40%-70%,透射电镜结果显示Vpl蛋白能够抑制Ct的正常发育,使包涵体内出现异常增大的网状体。而该Vpl蛋白对非衣原体的其他生物体如大肠杆菌BL21、DH5α和真核细胞McCoy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噬菌体衣壳蛋白Vpl对Ct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上Ct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原君侯淑萍卫酒荣李燕齐蔓莉王惠平刘全忠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VP1蛋白
衣原体GPIC噬菌体衣壳蛋白Vp1的克隆、表达和鉴定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获得衣原体GPIC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基因及其蛋白。方法提取噬菌体ΦCPG1及其核酸,并对Vp1克隆、表达,鉴定。结果所获得的Vp1基因片段经测序,长度为1 661 bp,检索确认其序列与Genebank一致。对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均显示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62 000的衣原体GPIC噬菌体衣壳蛋白Vp1。结论成功获得了噬菌体衣壳蛋白Vp1,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刘全忠姚卫锋齐蔓莉李燕王惠平田敬群
关键词:VP1蛋白
E型沙眼衣原体重组主外膜蛋白疫苗对恒河猴的免疫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E型重组主外膜蛋白(rMOMP)对恒河猴诱导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效应。方法恒河猴分3组,每组2只,分别为佐剂蛋白组、佐剂组、对照组。各组均于第0(免疫起始周)、2、4周双侧肱三头肌注射蛋白疫苗、佐剂和磷酸盐缓冲液(PBS)。末次免疫后2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恒河猴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和干扰素γ(IFN-γ),以及阴道冲洗液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sIgA抗体,M1Tr法检测恒河猴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观察恒河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恒河猴血清抗体中和试验,同源攻击后免疫荧光检测衣原体。用SPSS14.0软件进行单向方差分析和LSD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佐剂蛋白组恒河猴血清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A。值为1.718±0.213,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为7.012±1.026,IFN-γ水平为(1086.000±121.730)ng/L,迟发型超敏反应皮丘直径为(11.000±2.134)mm;佐剂组分别为0.841±0.315、4.473±1.850、(409.000±53.440)ng/L、(3.000±0.914)mm;对照组分别为0.791±0.437、1.426±1.104、(162.000±48.046)ng/L、0。佐剂蛋白组各项指标与佐剂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蛋白疫苗能诱导对沙眼衣原体血清E型株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源攻击后佐剂蛋白组衣原体持续阳性5周后转阴性,佐剂组及对照组持续阳性。结论沙眼衣原体rMOMP能刺激恒河猴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能诱导恒河猴产生抗沙眼衣原体保护效应。
李宜儒姚卫锋盛彩虹冯斌展小飞李玲杰尤聪李艳飞刘原君齐蔓莉刘全忠
关键词:衣原体沙眼细菌外膜蛋白质类疫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